提燈解謎尋元宵

IMG0306_029

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吹鼓斗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裡,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宋‧朱淑真 元夜詩

※※※※※※※※※※※※※※※※※※※※※※※※※※※※※※※※※※
農曆年假即將結束前,跟孩子們走了一趟住家附近的溪州公園。或許是因為今年過年期間,中南部的天氣大好,先前已經吸飽了不少路程較遠的遊客;加上大部分人提早返家收心,因此今天的遊客雖然還是不少,但遊園品質可怡人多了。

每年溪州公園在農曆春節期間,都會將園區整理得花團錦簇、綠意盎然,很有年節熱鬧的氣氛。同時也會有各鄉鎮提供的花藝造景展覽,以及農產品、工藝品、在地廠商展售等展示及販售等活動。我們挑選了些生活用品,以及孩子的益智拼組玩具,獲贈數十張集點卡,而十張可換得一份「精美小禮物」。後來到服務台兌換,原來是元宵小提燈。換得兩隻,剛好兩小一人一隻,還真恰當。

今年適逢蛇年,送的小提燈也製成小蛇狀,以應景所值生肖。蛇身以亮金的色板折製而成,形狀乍看下反倒不像是小蛇,反倒像是Q版的小金馬。蛇身發光之源早已改成LED燈,隨著燈內晶片設定的規律發出明滅的亮光。回家後,孩子們等不及地跑進房間,將門窗一關,燈一暗,原本微弱的燈光在黑暗中成了最亮眼的焦點,閃呀閃的,將那金亮亮的小Q蛇影像印在孩子溜溜亮的瞳孔上,看起來像是閃亮的小星星般的迷人。

元宵節的來源傳說有很多,但最早有紀錄已是二千年以前的事了。但不管傳說孰真孰偽、孰早孰晚,都有一項重要的元素蘊含在其中才成其典故,也就是照明用的「燈火」。

最早的燈籠,其發光發亮先從點燃燈油或動物脂中的燈心蕊,演化到近代所用的蠟燭。由於使用不慎易引發火燒燈,因此古早燈籠大部分是製作成圓球的的形狀,獲著是多邊型的柱狀。較講究的燈籠還會在籠面上提詩作畫,或是增加燈籠的框飾。

至於台灣四、五零時期後,燈泡燈管等用電照明已臻普及,早已不再使用燃火式照明,燈籠大多僅剩廟宇綴飾使用的功能。但元宵節的時候,孩子們穿著過年的新衣新鞋,提著燈籠走在廟街巷弄間,就像是黑夜中的螢火蟲般遊蕩,或是聚在廟頭前打燈謎、猜燈詩,那古樸的年節感覺還是讓人相當的懷念。

尤其當時民生物資缺乏,經濟尚在起步階段,燈籠大多為自製的。最簡單、最多的是將鐵罐底部鑿洞,讓燭光從罐底洩了出來,撒在地上的光點有如小星星般;有些孩子用竹條當骨架,綁製成自己喜歡的樣式,外表覆以宣紙或是彩色透明紙,就是一件與眾不同的燈籠。

我自己小時候的鄰居,還曾經將白蘿蔔刨心,小心地保留外部約數釐米厚的蘿蔔皮,用鐵絲吊起來,在空心處點上蠟燭,有點像白色鬼火的燈籠,讓那提燈孩子趾高氣揚了起來。而現在的燈籠,小了巧了安全了,一群人提著相同的小燈飾,只能說是「數大為美」,少了些孩子創作的樂趣感。

台灣自從最早的廟宇燈會、台北燈會、台灣燈會、到現在各鄉鎮市政府等,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燈會。一些重點城市燈會,夜晚的主燈表演也越來越亮眼而讓人吸睛。或許這樣的元宵型態已經與傳統的元宵節有相當大的差異,以推展觀光國際化來說,的確是吸引了滿載的人氣。

但大批的人潮,讓我們的記憶慢慢的只剩下與一群陌生人互擠在花燈中的尷尬照片,以及不再是愜意地看著一大群孩子們兜集著享受月光下的嬉遊之趣,而是跟孩子走到腿麻腳酸,看的人頭比花燈還多的喃喃抱怨了。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

2013年02月22日 | Posted in 寫真, 網誌 | 標籤: , , , , , 27 Comments » 

関連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