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與光的邂逅,漫步函館夜未央

星與光的邂逅,漫步函館夜未央

函館不只是只有函館山觀景台的百萬夜景,
在城市的夜景中還有許多令人驚奇的地方,
這些建築照明構成了百萬夜景的燦爛星光。
歡迎共享星與光的邂逅,漫步函館夜未央~


函館山展望台百萬夜景postcard

函館的夜景之美,名列「世界三大夜景」之一,與義大利拿坡里夜景、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齊名。雖然現在有所謂的「世界新三大夜景」,除了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仍榜上有名外,函館與拿坡里夜景已被日本長崎、摩納哥夜景所取代;但這被函館灣與津輕海峽所圍抱,獨特的扇形港灣夜景,依然讓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趨之若鶩,寧可花上許多交通往來時間,也只為了一窺當下的百萬夜景而深自陶醉。

只不過函館夜景並非夜夜都完美呈現當前任君欣賞,不是每個旅人都成為得償所願的幸運者。港灣的大霧瀰漫,常常讓人如墜五里霧之間;大風雪或是天候不佳,都會讓許多朋友敗性而歸,只能看著眼前一片霧茫茫而扼腕。因此,在天候非可控制的情形下,若能多少彌補些大景未竟的缺憾,不如考慮走入百萬夜景之中,漫步函館元町區,閒適地與燦爛的星與光邂逅!

市電十字街車站postcard

因此若是時間比較充裕的話,比如說是較隨性的自助旅遊,甚至可以從白天規劃旅遊直到晚上。日間,搭乘函館市電至「十字街」駅,可以先往港灣的金森倉庫群走走看看,或者是續乘2號市電到下一站的「寶來町」駅下車,散步至函館山纜車山腳站,搭乘纜車上函館山頂,欣賞白天的函館全幅景色。

也可以搭乘5號市電至「末廣町」駅下車,先行欣賞白天的元町整區景觀。由於夜間大部分景點建築內部均不開放,因此白天以入內參觀活動為主。

金森倉庫群postcard

金森倉庫群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旅遊景點,除了造型外觀特意其趣之外,倉庫內也規劃了許多特色商店,喜歡的人是逛都逛不完。由於營業時間的限制,白天走訪的人也多了些,我將特別撰寫一篇網誌來分享這擁攬無敵海景的金森倉庫。晚上的金森倉庫群拍照起來也是相當的美,但是少了商店營業的加持,只有喜好攝影、或是時間有所限制的朋友會去走走看看。由於白天我留了不少時間在此,因此晚上時間就全部給元町了。

晚餐用畢稍事休息過後,我們搭乘市電,並在「末廣町」駅下車,開始進行「星與光的邂逅」。下車的人除了我們之外,還有一位男子以及兩個女學生也同時下了電車。穿著深色西裝的上班族男子,腳步略急,很快的身影沒入了暗黑色的街頭巷弄之中。而兩位穿著水手服學生裝的少女,緩步地往路旁街道並身前行,不時輕聲笑語,似接續電車上未完的學園話題吧!

白天的暑熱早隨日暮退卻,夜間的海風迎面吹拂而來,少女的學生短裙隨之輕輕地摺擺,應該是夏天的意象。但帶著寒意的風,讓早已習慣亞熱帶夜悶的身子清楚地感受到,那約莫攝氏十五度的北國沁涼。

元町八幡坂postcard

順著電鐵軌道旁的人行道往回走一小段路,右轉順著山勢而上的道路便是「八幡坂通」,早上曾經來過的。「八幡坂」的路面是由石坂鋪設而成,而石坂的形狀主要是不規則的五邊形所相互拼組,這樣的感覺有點跟函館的另一座歷史建築五陵郭的五星形狀有些呼應,若車子開在坂道上會有著咖啦咖啦的聲響。而那時這兒的光景有著日照的熙攘,坂道附近的交通往來熱絡;現在約莫夜間七時許,但感覺已像是凌晨的城市街道一樣地靜謐。

我其實是很享受這樣的幽靜的,因為有些微細的聲音才得以注意,紛亂的思緒才得以沈澱。

路旁園藝綠帶,蟲鳴的急急切切,似吵雜但卻不紛亂,想是有些頻率可依的。遠處電車慢慢地駛近,輪軌相互摩擦的轉動聲響慢慢地壓過了蟲鳴。隨後電鐵瞬間嘎然煞停,有一刻的寧靜,想是旅客上下電車的時間間隙。當輪軌聲徐徐再起,摩擦頻率越來越快,聲音卻越來越遠,越來越小,直到蟲鳴再次戰勝寧靜為止。

函館元町月星光共演散策路線圖

「星與光的邂逅」雖說聽起來很浪漫,但夜間尋訪教堂古蹟這些靜態景觀,總是讓跟隨的孩子覺得沒那麼的有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覺得有點冒險、好玩又具挑戰性。

我將函館夜間導覽的地圖交給了孩子,請他們幫忙看地標找路,當我們的先鋒,並按圖索驥,看看導覽上面的建築物,是否跟實際的一樣,找到的話在地圖上作個記號,代表探尋完成,緊接的再尋找下一個。

這樣像拿著藏寶圖搜密的尋寶遊戲,著實喚醒了這兩個孩子在異國「探險」的心中小精靈。兄弟有時利用手電筒的燈光看圖商量,有時偕伴先前探究虛實,然後樂得回來告訴我們「找到下一個了」!就在邊玩邊尋邊探幽的心情下,這趟「星與光的邂逅」其實是相當愉快有趣的散步行程呢!

日本基督教團函館教會postcard

沿著八幡坂拾級而上,到了弁天末広通左轉,就在馬路旁右邊,很快就會發現這座「日本基督教團函館教會」。在偏黃路燈的照明之下,教堂被渲成潔淨的鵝白色。左側的建物有著歌德式教堂尖頂,對稱的長窗與下方的圓窗的組合,似將教堂正面巧妙的扮成人面之相。

很難想像這樣一座巧而美的教堂,1877年首建落成,其間曾經歷過兩次火災毀損,直到1931年才成為現在的面貌至今。教堂的右方直入內部還設有兒童圖書室,但大小朋友都可藉閱使用。自1976年設立後,以每年100本書籍購入來逐漸擴充書庫。書籍不限宗教書籍或童書,連JK羅琳的哈利波特叢書、三浦鈴子的著作、甚至手塚治虫的動漫作品都可借閱呢!

順著弁天末広通前行,直走到的大三坂右轉,繼續前行,即會在石坂路旁右側發現另一座著名的教會,元町羅馬天主教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大三坂這條道路可相當的有名,甚至獲選日本名道百選之一(連結:日本の道百選),其中獲選的還有北海道的札幌大通、岩手線的奥之細道、京都府的哲學之道、以及大阪的御堂筋等。而其獲選的原因,是因為「位於異國情調的函館,有著懷舊石坂的坡道路面,加上路旁綺麗的風景」。或許下次有機會在白天來走訪看看大三坂有異於夜間的綺麗景象。

天主教元町教會postcard

元町羅馬天主教教堂為1895年所建,也是因數次火災而全毀。而現今的教堂是1924年所重建,同樣的有著歌德式建築的尖塔屋頂。有趣的是,尖頂上方還設置有風見雞便於觀測風向。這樣的設置在許多日本的外國建築物似乎應該不多,我上次看見的是在神戶的風見雞之館,原來的屋舍用途是為外交官官邸。

至於教堂內部還有羅馬教皇送贈給日本國內唯一的祭壇與聖像,但因為已過開放時間,無法進入教堂內部一窺,因此就不再詳述,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上網查看看。

函館聖約翰教會postcard

距離元町羅馬天主教教堂不遠處的道路轉角,很輕易地就會發現這做外觀相當特殊的教堂。橘紅色的景觀燈光由教堂由內而外柔和地散放,十字架的窗型形狀,與頂部燭火燈形造型讓人倍感溫暖。

這座教堂是為函館聖公會教堂,也叫做聖約翰教堂。教堂原建於 1874年,也是經歷過兩次大火後,於1979年重建完成後至今。除了教堂立面外觀相當特殊之外,若是沿著坂道往上走,再回頭俯瞰,還會發現連屋頂的構圖也是呈現十字架的形狀,與一般傳統教堂鐘塔尖樓的設計雖截然不同,但仍不失其莊嚴肅穆的意象。

函館哈利斯特正教會postcard

與聖約翰教堂隔著大三坂遙遙相望的,是這座外觀看起來白淨,屋瓦琉璃綠,與傳統尖塔不太相同的「假窗」鐘塔設計,這座教堂就是函館哈利斯特斯正教會。

有別於大部分教堂是由歐美傳教士所建立,哈利斯特斯正教會是由俄羅斯大使館於1859年所建立,主要的用途是為了讓函館的俄羅斯領事人員有個可供信奉的信仰中心。因此教堂外觀充滿了濃濃的俄羅斯風格。

在走往教堂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階梯花園通道,隨後迎面而來的一個圓環式的花圃,哈利斯特斯正教會就在圓環的正中央,因此可以繞一圈細細地觀看。景觀燈刻意選擇大面積的日光燈色,讓整座教堂更加營造出其聖潔雅緻的感覺。但拜占庭式的假窗鐘塔設計,也讓夜間的教堂多了些神秘的氛圍。

有趣的是,這座教堂除了外觀的特殊外,最讓當地人津津樂道且印象深刻的,是那傳遍元町的響亮鐘聲。那鐘聲不光只是單調的敲擊聲而已,而是有著特殊的節奏與韻律,甚至其鐘聲在1996年還獲選「日本の音風景百選」之一。正因為這鐘聲的特殊,因此當地人還特別給這間教會別稱為「噹噹寺」。

哈利斯特斯正教會的鐘聲之一:聲音連結按此。
哈利斯特斯正教會的鐘聲之二:聲音連結按此。
(以上聲音來源皆出自函館哈利斯特斯正教會網頁

舊函館區公會堂postcard

順著大三坂的橫向道路往八幡坂回走,會經過一段幽靜的道路,經過了日和坂,有一棟兩層樓歐式建築慢慢地往眼前靠近。直到了建築物門口的大門前,你會倒吸一口氣,當下會被位於函館山的這棟屋舍所震懾。而這棟就是函館最有名的歷史建物之一:舊函館區公會堂。

我不是第一次來到舊函館區公會堂的,那次是個下雪的冬季。白天我們視野佳,公會堂清清楚楚的呈現,我們還買了票入內參觀,當時覺得這座歷史建築物外觀不但華麗,內部宮廷的擺設與陳列也相當的講究。女士若喜歡的話,還可以在會堂內,租用明治時代時的洋服穿著,當個悠閒的下午茶貴婦留念也不錯呢。

夜晚如果沒有燈光的距焦投射,並巧妙地將背後無關緊要的背景,利用黑夜過濾掉,公會堂如此金碧輝煌的宮廷景象,是無法在黑色的瞳孔上投影並晶瑩的閃耀著。

佩里提督來航紀念碑postcard

或許是舊函館區公會堂、元町公園、與隨後會提到的元町觀光案內所、與舊開拓使函館支廳書籍庫相緊連的關係,這個區域的夜間人感覺稍微多了些,但也不是一大群人在跳土風舞,或是有很多攤商,觀光團的感覺。整個元町公園區域還是幽靜的,但是牽手散步的老夫妻、來拍照的三兩觀光客、甚或是情侶、小家庭都有。

在北海道的許多公園,夜間光鮮亮麗及熱鬧的地方真的不太多,但是我卻很喜歡享受這種令人感到安全的靜。隨意地漫步在公園,可以很放心的想些事情,甚或是發呆放空,讓腦袋沈浸在沁涼的空氣中,冷靜一下都覺值得。但是可別太過於忘我,有時不小心瞥見公園內的雕塑或人物造景,還是會讓人嚇得心中一顫的…

元町觀光案內所postcard

「元町觀光案內所」,位於元町公園內,原為「舊北海道廳函館支廳廳舍」,現與「函館市寫真歷史館」合用之觀光建築。

在日本,似乎傳統的政府機關建築的構造都像是如此:方正的格局、大面積的格子窗、入門廳前的超高樑柱,以及大門上或大門旁的圓球燈。建築物的一樓,現規劃為元町案內所,可索取大量有關元町、甚至函館的旅遊資訊與摺頁說明。若喜愛攝影及攝影器材的朋友,二樓一定不能錯過,是為函館市寫真歷史館,展示許多傳統的相機及相機古董,看看以前沒有數位相機的時代,人們如何利用各種造型的底片機來完成眼前的佳作。

舊開拓史函館支廳書籍庫postcard

緊鄰元町觀光案內所旁的這座磚造建築物,在黃色景觀燈的烘托下,更富有古意與特色。老實說這樣的建築若是在白天可能相當的不起眼,甚至會被當成洗手間也不無可能。

不過經由網路搜尋,發現這建築其實有著很有意思的用途。在早期年代,公家機關為了存放列管的文件,以及需要保護、保密的書籍,避免當火災時被燒毀(可以想見先前路過的教堂,是遇到了不少次的大火襲擊),因此利用耐火磚牆的設計來避免因大火吞噬重要文獻與書籍。而這些耐火磚,事實上與金森倉庫群的某些建築磚牆,是採用同一時期的磚造產品。

這棟建物名稱有些文謅謅的,稱做「舊開拓史函館支廳書籍庫」,其實就是政府單位的圖資庫房。回頭再來看這棟磚紅色又不太起眼的建物,為何是座落在舊北海道廳函館支廳廳舍旁邊,就可以被人所理解了。

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與相馬株式會社postcard

從「基坂通」往「末廣町」駅走回,在電車軌道與道路交接的地方,另有兩棟特殊的建物隔著馬路相互對望。青色的那棟是歷史建物,名為「相馬株式會社」;而灰色的那棟雖不是歷史建物,卻是存放北海道原住民「愛奴族」的歷史文物資料所在的「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

與一般教會、政府機構、或是使館、會堂等公領域建築列入歷史古蹟的情形不太一樣,「相馬株式會社」這棟建築雖然屬於私人企業,但由於地處主要的電車往來樞紐,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式建築設計,卻融合了木造的日式建築理念,使得這棟青綠色的建築更加的令人矚目呢。

而「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的建築外觀,感覺起來就比較沒有特色了。但如果對鄂霍次克海沿岸「愛奴族」的文物史料有趣的朋友,不妨可以來這參觀。館內還有傳統「愛奴族」的樂器「木古利」(ムックリ)的製作與體驗,這種用彈的竹口琴聲音相當的特殊,我曾經在登別的「愛奴民族博物館」有觀賞過類似的表演,當時覺得能利用口吹的彈奏樂器,能發出如古箏般的聲音讓人覺得相當不可思議。想要製作體驗的朋友需先行預約喔!

函館office JULIA與餐廳「華」postcard

分享了不少夜間函館元町的重要景點,是否就非得要一一走到,否則就浪費難得一次出國了,這想法見仁見智。其實旅遊心態端看每個人的喜好,有些人對於古蹟教堂不是那麼有興趣,有些人覺得沒去設定的旅遊地點打卡拍照就是可惜。但個人建議不要想說一次就玩到夠本,多花點時間感受當下的氛圍並發酵,即便是無名的風景,或是非主流的建築屋舍,即便是一棵樹、一間餐廳,搭配當下的心境,也能有令人回憶至深的動人畫面,這是旅遊書籍、或是行家業者無法為您量身打造的。

走到「末廣町」駅,雖然只接近夜間九點半,但北國逐漸驟降的氣溫,以及路面人煙寂寥,讓人錯覺現在是否已經晚到凌晨的午夜時光。近看站內電車的到達時間,擔心或許太夜了,或許入站時間會慢了,沒想到電車還是在約定的時間準點到達,對於夜歸的旅人來說,那是相當令人心安的感受。

JR函館駅之夜景postcard

電車沿著既有的軌道前行,經過三站的停停走走,我們下了「函館駅前」電車站,逕入眼簾的是JR函館駅。站內往來的人潮早以散去,只見駅內商店街的燈光依舊,熟悉的JR字樣周圍散著綠色的光芒,映照在駅前的親子雕塑意象上,雖然天冷意卻暖。函館為連接日本東北與北海道的第一個窗口大城市,也是我們北海道旅遊的起始站。

因此夏季的函館,除了讓人怦然心動的函館山百萬夜景外,在星與光的邂逅下,還可享受旅程中,那種無與倫比的自在、驚喜與浪漫呢!


函館元町星與光漫步路線圖

函館星與光的漫步路線建議
①「末廣町」駅(電車站)
②日本基督教團函館教會
③元町羅馬天主教教堂
④聖約翰教堂
⑤函館哈利斯特斯正教會
⑥舊函館區公會堂
⑦元町觀光案內所
⑧舊開拓史函館支廳書籍庫
⑨相馬株式會社
⑩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
⑪「十字街」駅(電車站)
⑫金森倉庫群
⑬函館山纜車山麓
⑭函館山纜車山頂
⑮「寶來町」駅駅(電車站)

建議路線一(藍線)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①

建議路線二(綠線加藍線)
⑪→⑫→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①

建議路線三(紫線加紅線加藍線,含函館纜車來回)
⑪→⑮→⑬→⑭→⑬→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①

備註:建議路線僅供規劃參考,各路線所耗時間端看個人體力與旅遊喜好而定,請自行斟酌,行程舒坦順向為宜。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

関連記事